商品如果能說故事,它就不只是物件,而是一段記憶、一則敘述、一份生活與土地之間的連結。白玥窯創立以來,以「器物說話」為核心理念,致力於將彰化鹿港的文化元素轉化為具有實用性與藝術價值的【在地文創商品】。我們相信,文化不該只是靜態保存,而應該被日常使用、被生活感知。

鹿港的街巷、窗花、廟宇屋脊、古早市集的人聲鼎沸,這些屬於地方的場景,構成了白玥窯創作的底色。每一款文創商品的誕生,不是單純的設計與製作過程,而是從田野走訪、故事採集、視覺轉譯到技術實驗的一連串行動。例如我們的「鹿港窗影杯」,取材自百年街屋的木窗紋飾,以陶刻與線條壓印方式將其轉化為器物肌理,再以霧白與煤灰兩種釉色對比,展現歷史與當代的融合。
這類商品不只具備視覺特色,更兼具文化深度與實用機能。我們從不將「文創」視為觀光包裝或禮品加工,而是視為一種延續地方文化語境的當代表達方式。白玥窯的每一件文創商品都具備雙重角色:一方面是日常生活的器皿或擺設,另一方面則是一則關於彰化、關於時間與土地的敘述媒介。
在設計策略上,我們強調「跨域共創」,積極與在地的職人、藝術家、文化工作者以及小型品牌合作。曾與當地製香世家聯名推出「鹿港香道器系列」,以香器容器結合傳統香譜故事;也與手工麵茶老店合作開發「陶瓷冷泡瓶」,將飲食文化與器物設計結合,推出即飲又可再用的環保解方。這些商品皆由白玥窯手工製作,每一件略有不同,也保留了創作者本人的痕跡。
此外,我們重視商品的「在地意識」,不追求流行,而是讓設計回應地方、呼應文化背景。例如「巷弄小盞」系列源自鹿港市場內傳統碗公的比例設計,但壓低器高、縮小直徑,讓它適合現代人的手握方式;又如「觀音山泥線碟」系列,直接採集地方泥料進行實驗性調和,讓商品本身就是土地的延伸。
白玥窯的【在地文創商品】不追求大量鋪貨與商業量產,而是採限量發行、小批製作的方式,讓每位購買者都能感受到創作背後的誠意與獨特性。商品同時提供文化解說卡,搭配設計靈感與來源介紹,讓消費不只是交換,更是一場文化理解的開始。
我們相信,當器物被放進生活,它會說話;當故事被握在手心,它就不會被遺忘。這正是白玥窯作為一個在地陶藝品牌所希望實踐的:讓文化創意不只是「美麗的紀念品」,而是能夠陪伴生活、述說土地的實用藝術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