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手與大人的手之間,存在一種天然的節奏差。白玥窯設計的【親子陶藝課】,就是為了讓這段節奏能夠自然對齊。我們不只希望孩子玩得開心,更期待大人能重新看見孩子的創造力,同時也給自己一個放下日常忙碌的出口。

這堂課的規劃並不只是把陶土變成兒童玩具,而是一個完整的雙人創作空間。我們選擇讓大人與孩子並肩而坐、一起聆聽說明、共同構想作品,從最初的構圖到最後的上釉,整個流程都以「共同參與」為核心。大人不再只是陪伴者,孩子也不只是觀察者,他們成為一組創作夥伴,用一雙雙手把想像變成實體。
白玥窯的教學設計十分彈性,不強調「技巧正確」,而是引導親子去發現創作中真正有趣的過程。我們經常看到孩子靈感奔放,但控制度不足,大人則穩定卻缺少想像力,而這兩種特質,往往在合作中互補,交織出一件誰都預料不到的作品。我們稱那樣的時刻為「創造共鳴」,那是陶藝教學中最珍貴的收穫。
空間的設計也考慮到親子互動的需求。我們安排低桌、寬椅、安全邊角的創作區,並提供可調整高度的轉盤與專屬小手工具,讓孩子可以真正參與製作,不只是旁觀或等待。大人也能在其中找到樂趣,不是教導,而是陪玩,一起做、一同錯、再一起笑。
課程主題每季更新,從「動物小皿」「親子對杯」到「故事香座」,皆由生活出發,並融入故事與角色設定,讓創作不再是單向命令,而是互相啟發。部分課程還會搭配繪本導讀或延伸遊戲,讓孩子在玩樂中建立手感、空間感與細節觀察能力,大人在一旁也能重新拾起遺落已久的創意熱情。
白玥窯所在的鹿港,安靜又帶有地方文化的節奏。許多參與【親子陶藝課】的家庭選擇將這堂課安排為週末親子日的一部分,課後漫步老街、品嘗當地小吃,讓整體行程既有深度又有溫度。我們也與周邊咖啡館、童書店、小農市集合作,讓體驗不只停留在教室,而能延伸到整個生活場域。
許多參與過的家長回饋,不只是孩子開心,更多是他們重新學會了怎麼「陪孩子一起做一件事」,而不是「指導孩子怎麼做一件事」。這個差別,看似細微,卻是親子關係中最根本的質變。
我們相信,陶土是最溫柔也最誠實的媒介。它會記得你怎麼摸它、怎麼塑形,也會記錄你與對方互動的痕跡。【親子陶藝課】不是要你做出完美作品,而是讓你們共同創造一段能被反覆回憶的過程。在白玥窯,每一對親子都能帶走一件作品,也帶回一段不容易消失的陪伴時光。